Search

【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咖啡(一)】

我們之前大概有幾篇的文章有稍微聊到越南咖啡,...

  • Share this:

【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咖啡(一)】

我們之前大概有幾篇的文章有稍微聊到越南咖啡,喝習慣阿拉比卡咖啡的人初次到越南喝咖啡會非常不習慣,濃厚的咖啡味其實跟原本我們一邊喝的咖啡種類也都不太一樣,其實這種咖啡豆又叫做羅布斯塔咖啡豆,在越南非常的盛行,且價格也相對阿拉比卡來的低,這禮拜就用兩篇篇幅的時間,讓我們來跟大家好好地介紹越南咖啡的來源以及一些特色地方。

1.越南咖啡的起源
講道一個東西我們就喜歡先介紹起源,最早在1857年由法國傳教士帶入越南的第一個品種的咖啡其實是阿拉比卡咖啡,一開始在寧平、清化、義安以及河靜開始進行測試與栽種,後來將這個種植面積延伸到中部的省份,包含廣治與廣平,原本有在往更南部發展,但是最後發現栽種最適合的就末屬於中部的一些高地地區。後來在1908年,法國人將羅布斯塔咖啡豆帶入越南,最主要原因是阿拉比卡咖啡在越南環境的種植下產量不高,因此希望用這個新的品種來取代阿拉比卡咖啡,所以在1910年代開始,種植羅布斯塔咖啡的面積就愈來愈多,在1940年代種植咖啡的面積來到13000公頃,咖啡數量來到1500噸左右,而讓整體越南咖啡經濟起飛,要從1986年後開始說起。

2.越南咖啡的政策改革
在1975年越戰結束,當時從蘇聯複製到越南的經濟政策有些失靈,所以在1986年越南政府開始進行改革策略,其中咖啡就是一個大項目,越南政府就將很多的資源投入在咖啡產業上,其中還將咖啡特別作為一個農業部門,也在此時成立越南咖啡聯盟(LHXNCPVN;VinCafe的前身)希望能夠擴大種植的面積,除了國營農場外,政府也鼓勵個人家庭栽種咖啡,來擴大越南咖啡的產量,在1980年代後期,阿拉比卡咖啡才回來到越南種植,包含越南已經有技術去種植阿拉比卡咖啡,能夠生產Catimor的咖啡(其實Catimor咖啡算是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的雜交種類),就這樣,在1990年的後期,越南成為東南亞主要的咖啡生產大國,越南咖啡也是每年20-30%的產量成長,主要生產的羅布斯塔咖啡豆佔92%,所以其實在這段期間的成功要素包含了咖啡國有化、民營企業不斷的經濟複製,咖啡加工業興盛,讓整個產業突飛猛進。

3.越南咖啡的種植技術
在這邊簡單聊一下越南咖啡技術,在1990年開始,越南創造許多咖啡農業研究會,特別去研究一些雜交種的羅布斯塔咖啡,因此也在此時培育出10幾種的羅布斯塔種類,對於土壤、病蟲害對抗能力以及氣候方面都更有適應性,這個也是產量能夠提高的關鍵。其次是生產系統,在越南咖啡種植上主要有兩種種植方式,其中有一種是交叉混種的方式,意味著在咖啡農田裡面種植其他種類的植物,包含辣椒、鳳梨等作物,其中很大的效果是能夠為為咖啡樹遮陽、防風以及保持水分,讓咖啡的整體產量可以提高,也因為大量種植其它的果物,所以也幫助當地就業機會的提升。最後是在咖啡的採收方式,越南較大型的咖啡商會用水洗加工的技術來確保咖啡豆的品質,因此在多榮市(Đắk Lắk)就有16座的水洗加工廠,年產值可以來到64000噸的咖啡,以上就是簡單的介紹越南咖啡的一些種植技術。

這篇主要就著重在越南咖啡的歷史,1986年開始的改革政策的成功因素,最後就是越南在這段時間以來技術上面的提升,咖啡對於越南算是非常大的出口產品,相信很多人到大叻都會去買咖啡豆,下一篇就來介紹越南咖啡種植的地方以及羅布斯塔咖啡與阿拉比卡咖啡的比較。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我們會用更簡單的方式,讓你認識越南
View all posts